会员登录

商品包装难觅盲文提示

发表时间:2015/05/06 00:00:00  来源:会员提供  浏览次数:305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近日,有细心的读者发现,玻璃瓶北冰洋的瓶身上暗藏着一串突起的盲文,记者了解到,这串字符的意思是“如有破损,小心划伤”。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类似标注盲文的商品可谓凤毛麟角,除了纸币、个别药品上会带有突起的圆点方便盲人识别,如今盲文服务仅局限在电梯间、博物馆等一些公共场所。盲人协会也表示,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在商品包装上加贴盲文标识,通过合理便利的方式,让残障人士感受到生活中的平等待遇。

 

举着北冰洋玻璃瓶汽水一仰脖,张先生意外地发现手中的玻璃瓶上有一些突起的圆点,“这应该是盲文吧,这样的设计有点意思,关注了弱势群体,挺人性化。”在微博上,为北冰洋此举点赞的人也特别多,网友珊珊说:“北冰洋的回归不光让我们再次拥有小时候的味道,盲文的添加让更多的的人感受到温暖和便利。”

 

据北冰洋工作人员介绍,瓶身的盲文圆点一面写着“北冰洋”,另一面写着“如有破损,小心划伤”。“2011年北冰洋重新上市后换了新包装,上面都印有盲文。”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些盲文既能帮助盲人识别饮料,也能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超市:盲文难觅 盲人专柜消失

 

北冰洋饮料瓶上的盲文给盲人带来了便利,但类似设计在商品中并不多见,盲人的购物过程还存在着很多困难。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超市,货架上从食品到日常用品,随机查看多件商品的外包装,都没能找到盲文标识。即便有的超市为方便残疾人购物,设置了无障碍通道,盲人购物完毕后,可以在此优先付款,但是盲人外出需要的语音提示设备、盲道等便于出行购物的设施都不完备。

 

2010年,北京沃尔玛购物广场建国路店曾率先启动全国首个“视障人士无障碍自主购物专柜”试点。视障顾客可以用一支特殊的识别笔扫描货架上贴有盲符标签的商品,里面储存着商品品牌、容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扫描后各种信息就能被播报出来。导购员还提供引导服务,带视障顾客到无障碍通道付款。但昨天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该超市这一专区早已取消,店内的商品也不再粘贴盲符标签,这意味着曾经的助盲试点服务现在归零。

 

餐饮:全聚德盲人菜单闲置

 

北青报记者专访京城餐饮商家了解到,京城能提供平板电脑语音点菜或者盲文菜单服务的餐饮商家屈指可数。

 

据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前门全聚德烤鸭店曾推出中、英文两个版本的盲文菜单,以方便残奥会期间来店就餐的国内外盲人宾客。昨天,北青报记者致电前门店了解到,盲文菜单在近年来应用并不多,店方接待人员表示,偶尔有盲人朋友就餐会用到,但多数情况因有人陪同,而不需要使用这份特殊菜单。

 

盲文版菜单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太小众,甚至连全聚德400客服人员都不了解还有这项服务。北青报记者向400客服人员询问还有哪些门店可以提供盲文菜单,得到的回复是全聚德并没有盲文菜单,即便有也是很久以前的版本,与现在的菜谱并不匹配,因为菜单已经更新过多次。

 

药店:仅少数药品包装有盲文

 

北青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货架上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冲剂、银黄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牛黄解毒丸等一些常见药上都没有盲文标识,仅发现红盒的三九皮炎平(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包装上增加了盲文标注。

 

药品包装增加盲文到底有何不便?哈药六厂工作人员表示,加印盲文无疑会增加成本,药价也会相应提高,因此企业没有加印盲文。天津达仁堂制药厂工作人员表示,一旦加印盲文,包装则需要重新设计、审批,手续比较复杂。

 

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在药品包装上标注盲文已经得到立法,而在我国还是法律的空白点。行政监管部门如果加以规范,不但方便广大盲人,同时也有利于药品安全监管。

 

据了解,2008年浙江省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开始尝试在药品包装上增加盲文标示。浙江省还专门下发了指导性文件,明确了有关要求。目前仅有华润三九、阿斯利康(中国)、浙江贝得药业等药企在旗下部分药品包装上做出初步尝试。

 

盲人声音

 

有盲人表示,其实他们很期望到超市采购,但由于没有电子地图导购,只能在亲友的陪同下到超市买东西。若是自己来超市,通常从一进门就得寻求帮助,既找不到摆放商品的货架,又不了解商品的信息,只能是求助导购或者其他顾客,帮忙解说商品包装上的信息,确实不太方便。

 

能在越来越多的药盒上看到盲文也是很多盲人盼望的事。此外,到银行开户、填表、凭密码存取款……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银行手续,对盲人来说却非常麻烦。

 

据悉,今年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在服务残障人士方面推出多项措施,不仅工作人员的名片除汉字外还印有盲文,同时还为盲人朋友设置特殊通道、开设专用优先窗口、提供盲文服务手册和华夏助盲卡、配备专属服务电话等创新举措,通过特色服务让盲人朋友到银行办理业务更简便。

 

鼓励更多企业推广盲标

 

对于商品包装上加注盲文,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杨佳指出,在信息时代,在商品上加注盲文标识是一种趋势,中国的视障人群世界排名第一,仅按北京有100万名盲人计算,不论是商品生产厂家,还是商超、银行等服务类场所,如果能笼络住这部分人群,也可谓是一大商机。

 

“盲人是个特殊的群体,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在药品、食品、日用品等产品外包装上加注标准化的盲文标识是一种示范,虽然目前是企业自愿行为,这一细微的做法却带动了盲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我们不应该仅在助残日那一天关爱这一人群,而应该通过合理便利的方式做到以人为本,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盲文标识需含重要信息

 

摸着北冰洋玻璃汽水瓶上凹凸的盲文,市民张先生赞同地说,这样贴心的服务,应该鼓励和推广。“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能够看到盲文标识,但确实在商品包装上没有见到过。包装上加印盲文,能够为盲人购物提供极大的便利,也是商家人性化服务的体现。”他同时建议,“包装上的盲文标识内容要全面,像产品的名称、生产及使用日期、使用禁忌等重要信息都应具备,不应该流于形式。”

 

据市残联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介绍,中残联和国家药监局在2012年底召开过盲人安全用药座谈会,并推动在药品上贴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中可以收录药品名称、治疗病种、有效期等基本信息,盲人只要用下载了软件的智能手机对着电子标签一扫,手机就能把这些信息朗读出来。另外,电子标签还具备药品信息追踪、防伪等功能。“目前,这种技术已经研发成熟,分为好几种类型,成本也很低,多贴个电子标签,成本可能只是以厘来计算,今后可以向其他商品推广。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则提出,在商品上加贴盲文标识在国外非常普遍,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直接在包装上印刷盲文标识。因此建议单独设置加贴标识。他指出,对于商家来说,加贴盲文标识会增加3%-5%的包装成本,这也是很多商家不愿费事加盲文的一个原因。站在商家的角度,是不是也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政策,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以鼓励他们推广这样的方便举措。

 

欧洲医药企业用了五年的时间迎合欧盟针对在所有产品包装上加印盲文的法规。欧盟相关法律规定,药品及其包装必须用盲文标注产品是否包含有效成分,比如镇痛类药品,被视为医疗保健产品的相关产品(如牙膏)则不受此法规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