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书刊印企转型包装印企—想说爱你不容易

发表时间:2015/01/26 00:00:00  来源:会员提供  浏览次数:183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近年来书刊印刷企业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困难,转型突围成为很多书刊印刷企业经营者思考和实践的热点。在种种转型路径中,由书刊印刷迈步进入包装领域成为众多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从近年来的行业统计数据来看,包装印刷的确表现出比书报刊等出版物印刷更高的增长速度,在印刷总产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书刊印刷企业向包装印刷的迈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包装印刷能否成为帮助书刊印刷企业走出经营困境的“蓝海”?


        虽然业内已经有过比较多地讨论,但多半集中于技术差异和资源背景,在这里,远东地平线与您分享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积英对于跨行业发展的一些观点,虽然都是泼冷水的话,但是我们的目的还是希望这些冷水能让企业走的更稳健,更扎实。


      误区一:整体向上的市场意味着一切向好


        最近几年从整体上看,我国包装印刷产值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书刊印刷,然而对个体企业而言这并不能必然推导出包装印刷市场比书刊印刷市场机遇更好的结论。


        因为整体向上只是行业大势,而企业置身的真实市场环境却是复杂多变的。在决心进入包装印刷市场之前,书刊印刷企业在以下三点上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首先,整体向上并不意味着没有波折。虽然正如业内人士所预期的那样,整体向上是近年来包装印刷市场的主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包装印刷市场的未来发展将一路向上,毫无风险。


        相反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在某个局部或某个时间段内意料之外的波折会不期而至。而对个体企业而言其生存环境恰恰就是具体的“局部”。


        比如2012年北京印刷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7.11亿元,同比增长4.36%,但其中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却下降2%;而在以烟酒包装为特色的贵州省,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更是出人意料地下降了8.69%。在这两个地区,包装印刷市场的表现均不及书刊印刷,因而简单说包装印刷市场的机遇优于书刊印刷市场显然并不成立。


         其次,整体向上并不意味着齐头并进。虽然在业内人士的论述中,包装印刷往往被视为统一化的“大市场”,但实际上这个市场包罗万象、门类众多。比如承印物类型可以分为纸包装印刷、塑料包装印刷、金属包装印刷、陶瓷玻璃包装印刷等;服务的产品可以分为食品包装、烟酒包装、药品包装、电器包装等。


         虽然整体向上是包装印刷市场的大势,但具体到每个门类却可能冰火两重天。例如,近一两年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的要求下,高端烟酒、月饼等消费大幅下滑对相关包装印刷企业产生了直接冲击。


        再次,整体向上并不意味着竞争温和。近年来包装印刷市场总量快速上扬,但相关企业并未感觉到竞争趋于温和。


        这是因为一个市场的竞争强度不仅与总量的消长有关,还取决于产能膨胀的速度。一旦产能的膨胀速度超过总量的增长速度,这个市场的竞争必然趋于激化。相反,在一个总量缩水的市场里,如果产能析出的速度更快,竞争反而有可能趋于温和。

 

误区二:包装印刷利润率更高


        众多书刊印刷企业之所以试图进入包装印刷领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书刊印刷日渐被贴上微利的标签,而包装印刷的利润率看上去要诱人得多。这一点在全国书刊印刷的重镇——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


        初看上去,北京书刊印刷与包装印刷的利润率确实相差悬殊,然而这只是表象。与相对均衡的书刊印刷市场相比,包装印刷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两极分化、苦乐不均。


        在这个市场中确有一些令人艳羡的利润高地,比如液体包装印刷、烟包印刷、高端酒包印刷、特种标签印刷、金属包装印刷等。在这些领域之中,企业的利润率通常都在20%~30%,高的甚至可达40%~50%。不过这些高利润的细分市场恰恰也是技术、营销门槛最高的领域,大部分从书刊印刷转型而来的企业通常都不具备抢占这些利润高地的技术积累和业务资源,而他们可以进入的包装印刷市场,比如普通纸箱、纸盒领域利润率并没有那么惊人。


         仍以北京市场为例。有分析显示,如果排除掉北京最大印刷企业利乐包装(北京)有限公司的数据,2011年北京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利润率不足9%,如果再排除掉太平洋制罐、波尔亚太金属容器、北京皇冠制罐等几家有印刷业务的包装企业,其他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利润率降至3%左右,这个利润率对亟待转型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还有吸引力吗?


         而到了2012年,北京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利润率上升至5%以上,而受个别大企业业绩下滑影响,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利润率却下降至不足14%。

 

误区三:包装印刷业务更易实现高增长

 

很多初入包装印刷市场的书刊印刷企业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包装印刷业务真的比书刊印刷业务更容易实现高增长,并以此证明当初转型决策的正确性。但这种感觉可能有扎实的基础,也有可能只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


        对于包装印刷市场来说,转型而来的书刊印刷企业是典型的后发者。如果这些企业在转型之前进行了周密的论证,并在技术与内部管理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发优势将使其在一定时间内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长。如果再能获取一两家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大客户,快速增长完全有可能实现。然而这种增长能够持续多久呢?


        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增长率差异只是比较基数不同形成的数字幻象。道理很简单,假如一家书刊印刷企业的书刊印刷年产值是3000万元,第二年增长了300万元,增长率只有10%。而在转型之后,第一年完成包装印刷产值300万元,第二年同样增长了300万元,增长率却高达100%。增长率相差10倍,但很难说同样300万元的增长哪个价值更大一些。